MBA/MPA/MPAcc/MEM 考前辅导垂询热线:0411-39948306(市内)66773986(开发区)微信公共平台:dalian-mba 汇聚备考精英 放飞人生梦想!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加入收藏
首页][新闻中心][管理实战][MBA咨讯][备考信息][MBA人物][人在职场][BBS论坛][MBA联合会][咨询天地
  当前位置>> MBA咨讯 ·mba快车道 ·真相MBA ·MBA信息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大连理工MBA
MBA咨讯检索
标题:
内容:
类别:

  •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2023年招生简章  (2022.9.21)
  • 东北财经大学MBA(供应链管理与商业分析方向)2023年招生简章  (2022.9.21)
  • 大连海事大学2023 年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9.21)
  • 2023考研英语二复习攻略,让考研党少走弯路!  (2022.9.7)
  • 关于MBA常见问题汇总,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  (2022.9.2)
  • 考研复习总是分心?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让你受益匪浅!  (2022.7.29)
  • 【提面干货】MBA提前面试高频问题有哪些?  (2022.7.1)

  • 把脉MBA 探究国内制造的MBA的"中国病"之一

    盛宴过后,中国的MBA教育,遭遇入世以来的更大挑战。如今,问题越发清晰和突出:如何规避甚至革除中国传统教育体系对MBA教育的不良影响,培养出国际化的商务人才?

    颓势汹涌

      “每个MBA的毕业生,都应该在自己的前额烙上骷髅图标记,并写上‘我不适合做经理人’的警告词。”作此惊人之语的,乃世界著名的“经理角色学派”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明茨伯格就提出:“是时候停止流行的MBA课程了。我们必须创造真正的经理,而不是在教室里假装创造他们。”明茨伯格和他的助手曾跟踪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学院的奥秘》列举的19名MBA校友,看他们在CEO位置上到底干得如何,结果发现:截止到2003年,这19个人中有10人很明显失败了,在给公司带来灾难后被扫地出门、无所作为,另外4人的能力被质疑,仅剩下5位合格者。

      另一位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百般无奈:“把MBA课程教给23岁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上是浪费时间。他们缺少经验背景。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强”最高层前三名领导中,只有20%的人拥有MBA学位。最具反讽意味的是,由《财富》杂志在1999年所报道的38位最失败的CEO中,40%的CEO都有MBA学位。

      而大洋此岸的这个古老国度上,中国的MBA更是问题多多,劣质MBA过剩现象已成危机。就像当初新闻媒介不遗余力地追捧MBA一样,时下关于MBA尤其是国内MBA教育的媒体评价,贬多于褒。
      中国MBA最受诟病的有两点。一是MBA的教学质量,一是MBA的入学考试。前者属于国内外普遍存在的问题,后者则是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MBA存在的问题,的确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有人甚至宿命地指出:MBA这个舶来品一进入中国,就难以逃脱沾染中国教育弊端的尴尬境地。
      这个问题实在是块禁区,在中国,有管理经验的人未必考得过刚刚工作的人,而管理经验又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中能够学习的。问题是,谁能就此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有人宣称,这将是中国的MBA能否真正国际化的重要障碍之一。

          在多方质疑的声音中,2005年中国MBA教育市场以外地得到一个小小的转机:连续两年都持续下降的MBA联考报名人数,开年终于有了回升趋势,尽管这个数字仍然与三年前相差甚远。一些人,将这个现象看作中国MBA回暖的信号,而另外一些人,视其为中国劣质MBA的挣扎。

      MBA,这个曾经一度荣耀的学历光环,似乎正走在一个十字路口。据资料统计,中国1991年只有9所院校开办MBA教育,但是到了2004年,院校数量已经达到了90所左右,MBA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10万人。
    国际血统中国病

      具有国际贵族血统的MBA教育,在中国出现的问题种种是否因水土不服?做这样的轻易结论并不科学,有必要先来了解所谓“中国病”的症状之一二。

      逃课,是中国大学课堂教育一大现象,老师往往要靠点名签到来维持到课率。而在MBA教育这里,逃课是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家不用“逃”,就读MBA的学生,不去学校上课是个普遍的现象。那些MBA在读的人,通常还在做着自己的工作,不少还是企业老板、经理,为了生意,根本无暇他顾,他们的目的就是交钱,拿文凭。

      如果说,MBA学员不去上课让学校感到无奈的话,上门服务则成为中国MBA教育的另一大特色。一家企业的MBA学员陈先生谈到自己在山西某大学读MBA,学校给他们企业开设了MBA教育上门服务,他们在两年的时间内每个月拿出两个周末到公司的会议室上课,课程结束之后他们只要通过国家的MBA联考就可以拿MBA学位了。

      学校热衷于开办MBA教育是“上门服务”的前提,而这个前提的前提是:MBA是一项赚钱的教育。考研网曾经对中国各高校MBA历年的收费情况做过统计,国内MBA的学费从3万元到8万元不等,平均在五六万元左右,且呈逐年上涨趋势。

      高昂的学费自然吸引了要创收的学校,于是许多高校自然想尽办法也要开设MBA教育。开设MBA的院校多了,招生竞争自然也激烈了,“上门服务”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种走过场的教育,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中国MBA还在教育模式上受到社会的根本质疑。

      “参加MBA联考的很多人不过是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考不上的,从专业素质来说比任何其他研究生都差。”泄嗣翊笱С扇斯ど坦芾硌行拗行母敝魅握琶窠淌谠庋兰邸K谷衔琈BA的教育者同样不合格。

      曾在人大做了7年MBA中心副主任的张民认为,怎样能够教会学生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去完成各种工作,而那些从西方引进的经济理论和管理模型也早已跟不上经济环境的变迁和企业实际情况的复杂变化。

      MBA教师似乎也得不到学员的认可。不少MBA学院觉得在课堂上也确实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很多授课老师从来没卖过一件东西,整天忙着上课、评职称,自己的知识体系都无法更新,上课的时候,总是灌输一些西方的经典理论,或是拿一些遥远而没有实用价值的案例胡乱分析一通,懂得东西还不如MBA学员多。
    人才贬值

      问题的出现,往往导致一系列链状的连锁反应。表面繁荣的中国MBA教育,虚热之下引发了MBA人才严重贬值的恶性后果。

      据悉,十多年来,中国MBA的数量保持了高速增长,1991年全国MBA仅招生百余人,而去年入校的MBA规模达到了12173人。目前全国共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在校学员为32393人。在62所院校中,以北大、复旦、清华的MBA最为看好。但近年来低迷的就业市场以及外界对“MBA神话破灭”后的简单否定,使得MBA开始面临种种危机。

      MBA一度是世界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在中国也是这样。但近年来,伴随着MBA的质疑声浪,MBA人才也逐渐褪去它明星的光环,甚至开始一路走低。

      对许多正在攻读MBA的人来说,有了MBA的入场券,并不意味着必然拿到学位,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这些不定因素迫使更多的人思考,整个MBA的求学历程究竟是一次学术提高呢,还是一次职业训练的新体验?

    浏览次数:2179 发布时间:2006-7-31 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4 - 2005 大连MBA网   咨询电话:0411-39948306,66775625         技术支持:大连西迪软件